![]() |
5個關於補鈣的誤區,讓你更了解鈣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花錢購買鈣劑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然而,這些鈣劑真的能改善我們的健康嗎?李可基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國人在補鈣方面存在著許多誤解,這些誤解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健康,還可能讓我們的錢包受到損失。
誤區一:補鈣能治病
許多中老年人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頭變得脆弱,必須依賴鈣片來防止骨質疏鬆,甚至是骨折。李可基博士解釋,中老年人的骨質疏鬆主要是由於骨骼代謝功能的減退,這是衰老的一個自然過程。雖然補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骨質疏鬆的進程,但它並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盲目補鈣不僅浪費金錢,還可能破壞體內的礦物質平衡,進一步加重骨鈣流失。
誤區二:不管缺不缺都要補
李可基博士在《生命時報》中提到,中國人長期以來都在喊著缺鈣的口號,但這其實是指膳食中鈣元素的不足,並不代表身體內部真的缺鈣。人體會根據實際情況調節鈣的吸收率,當鈣的攝取量減少時,身體會自動增加鈣的吸收。因此,國人是否缺鈣並不容易下定論,事實上,許多中國人即便缺鈣,也能夠健康地生活下去。
![]() |
誤區三:相信商家的宣傳
補鈣產品的市場在1999年至2000年間迅速崛起,當時的廣告宣傳和明星代言引發了全民的補鈣熱潮。這些產品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從老年人到兒童,甚至是高收入的白領,無一不在強調產品的獨特性和功效。然而,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指出,從人體吸收的角度來看,市面上各類鈣產品的吸收效果差異並不大。消費者應該保持客觀的判斷力,對於產品的選擇,不能盲目跟風。
誤區四:兒童超劑量補鈣
李可基博士及其團隊對北京城區的218位家長進行調查後發現,許多家長在給孩子補鈣。調查顯示,147位寶寶在4個月前就開始補鈣,而到了6個月時,高達90%的寶寶都在補鈣。實際上,這些寶寶大多數都是依賴母乳或奶粉,根本不需要額外補鈣。李可基強調,醫生的建議雖然出於好意,但如果不遵循寶寶的自然生長規律,隨意補鈣反而可能影響他們的發育。
誤區五:依賴鈣產品補鈣
隨著市場上鈣劑產品的多樣化,許多人開始將服用鈣產品視為補鈣的唯一途徑,認為這樣既方便又有效。然而,他們卻忽略了日常膳食中鈣質的攝取。中國營養學會的理事長程義勇教授強調,飲食補鈣應該放在首位,真正的健康來自於均衡的飲食,而不是單一的鈣劑。
補鈣的正確方法
了解了上述誤區後,我們該如何正確補鈣呢?首先,應該重視膳食中鈣的攝取。牛奶、奶酪、豆腐、深綠色蔬菜等都是鈣的良好來源。此外,適當的日曬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進而幫助鈣的吸收。其次,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進行適量的運動,如快走、瑜伽等,可以增強骨骼的強度,減少骨質疏鬆的風險。最後,若有需要補鈣的情況,應諮詢專業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鈣劑,而不是盲目跟風。
總結
總的來說,補鈣並非越多越好,了解自身的需求,選擇正確的補鈣方式,才是維護健康的關鍵。隨著對補鈣誤區的深入了解,我們應該更加理性地看待鈣劑的使用,重視飲食的均衡,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健康水平。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補鈣的道路上走得更正確,讓健康伴隨我們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