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脾祛濕的5種扁豆食譜

春季健脾祛濕的5種扁豆食譜

春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漸漸變得潮濕,這種潮濕的天氣往往讓人感到不適。面對這樣的氣候,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健脾、祛濕的湯品和粥品來調節身體。除了土茯苓、赤小豆等中醫藥效強的食材,綠色蔬菜也能幫助祛濕,其中扁豆的健脾化濕效果特別明顯。

扁豆健脾化濕 需煮熟防中毒

扁豆被譽為「豆中之王」,也叫娥眉豆、茶豆、南扁豆或藤豆。根據中醫的理論,扁豆味甘,能進入脾胃經,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有濕、體倦乏力、食慾不振、便溏以及水腫等症狀。中醫書籍中提到,扁豆味道甘平且不過於甜,氣味清香而不刺鼻,性質溫和且顏色微黃,與脾的特性非常契合。它不僅能補脾,還不會造成腸胃負擔,是一味理想的健脾化濕良藥。

扁豆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多種維生素及食物纖維等,特別是B族維生素的含量相當高。然而,扁豆中也含有一些天然毒素,如紅細胞凝集素和皂素,這些毒素在加熱過程中不易被破壞,因此必須將扁豆加熱至100℃並持續一段時間才能消除毒性。因此,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外面用餐,都要特別注意,扁豆必須完全熟透後才能食用。

扁豆的外皮被稱為扁豆衣,性味和功效與扁豆相似,但效果稍遜於扁豆,且不會造成腸胃的壅滯。扁豆衣適合用於脾虛泄瀉、浮腫及清熱除濕等情況。脾的健康對於消化至關重要,若出現腹脹、腹瀉、倦怠、氣短、韌帶和肌肉鬆弛、身體水腫等症狀,則需要特別注意脾的養護。接下來,我們將介紹5道使用扁豆的健脾祛濕食譜。

食療之一:扁豆瘦肉湯

食材:扁豆100克,陳皮1/4個,豬瘦肉400克,食鹽、生薑適量。

做法:

  1. 將豬肉切塊並洗淨,陳皮去瓢,生薑切片。
  2. 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後轉小火煮1至1.5小時,最後加入適量的食鹽即可。

這道湯品可以清熱祛濕,解脾虛濕困。

食療之二:扁豆燜面

食材:扁豆250克,麵條250克,肉片75克,蔥花、薑絲各適量,蒜粒1小勺,醬油2大勺,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 扁豆去筋並掰成兩段;麵條切成約10釐米長的段。
  2. 熱鍋加入3勺油,爆香蔥花和薑絲後放入肉片,炒至肉片變白,然後加入醬油,等醬油汁沸騰後放入扁豆,翻炒至扁豆顏色變翠綠。
  3. 加入水(略低於扁豆),開鍋後將麵條均勻地放在扁豆上,蓋上鍋蓋,調小火燜幾分鐘,最後根據湯汁的多少和扁豆的熟爛程度來關火,加入鹽、味精和蒜粒,拌勻即可。

食療之三:扁豆糕

食材:扁豆500克,綿白糖375克,豆沙餡200克,食用紅色素少許。

做法:

  1. 將扁豆洗淨,用沸水浸泡10分鐘,待皮軟後去掉皮,放入大碗中,加滿清水,滴上幾滴堿水,入籠蒸至酥爛。
  2. 取出冷卻後,帶水用網篩擦成泥,包進白布裡壓干水分,扁豆泥製作完成,可放進冰箱冷藏約30分鐘。
  3. 取一半綿白糖用食用色素染紅,然後將扁豆泥兩面用布夾住,按成33釐米長、20釐米寬的薄片,鋪上豆沙餡,均勻鋪好後再蓋上另一塊扁豆泥,最後在上面鋪上紅色糖和白糖,壓平,吃時切成菱形塊即可。

食療之四:乾煸扁豆

食材:肉末150克,扁豆400克,干辣椒4個,老抽1大勺,榨菜末、花椒、蒜粒、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 扁豆去筋並掰成兩節,洗淨後控干水分。
  2. 熱鍋加入250克油,放入扁豆,炸至扁豆表皮起皺後撈出控油。
  3. 另取鍋加熱,放入1大勺油爆香干辣椒、花椒、榨菜和蒜粒,然後倒入老抽和扁豆翻炒,等扁豆熟透後關火,加入鹽和味精,炒勻即可。

食療之五:醬爆雞蛋扁豆

食材:扁豆、雞蛋、姜、蒜,喜歡的醬料(如紅油豆瓣醬)、鹽。

做法:

  1. 扁豆洗淨去筋,斜切成段;姜、蒜切片。
  2. 雞蛋打散,裡面滴入幾滴料酒和幾滴清水。
  3. 鍋中少許油,將雞蛋炒至基本凝固後關火,然後用鏟子鏟成小塊。
  4. 另起鍋入油,爆香姜蒜,倒入扁豆翻炒至顏色變深,然後調入適量醬料翻炒,繼續翻炒至扁豆熟透,中途可加少許水。
  5. 最後將炒好的雞蛋倒入鍋中,翻炒均勻即可,根據個人口味加鹽。

總結分析

扁豆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健脾祛濕,還能提供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在春季這個潮濕的季節,適當地將扁豆加入日常飲食中,能夠有效改善身體的濕氣,增強脾胃的消化能力。以上介紹的五道扁豆食譜,既簡單易做,又美味可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製作。希望這些食譜能幫助大家在春季保持健康,遠離濕氣的困擾。

如需了解更多健康飲食資訊,請訪問這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