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的分類與選擇:5個關鍵要素
鍋的分類
鍋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進行多種分類。首先,從材質上來看,鍋主要可以分為生鐵、鋼、不鏽鋼、鋁合金等幾種;其次,從造型上來說,有平底鍋、傳統的底部半圓弧型炒鍋、蒸煮用的圓筒型等;最後,從功能上來看,鍋的種類則包括炒鍋、火鍋、湯鍋、高壓鍋和電飯鍋等。
鍋的選擇
選擇合適的鍋具對於烹飪的效果至關重要,以下是幾個選擇鍋具的要點:
- 造型分析:半圓弧型炒鍋在炒菜時能夠更均勻地加熱,適合煸炒,這樣能避免菜品口感不一的情況發生。而平底鍋在使用電磁爐時,則因為加熱不均勻而不利於煸炒。
- 材質分析:從導熱性能來看,生鐵的導熱效能最低,其次是鋁合金、鋼和不鏽鋼。因此,生鐵鍋在掌控火候方面相對較為容易。
- 營養角度分析:在炒菜過程中,微量的金屬元素不可避免地會溶入食物中。生鐵鍋在冶煉時不會加入微量元素,這些微量的鐵元素對人體是有益的,而其他金屬在冶煉過程中則可能會添加其他微量元素。
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的鍋
既然是炒菜,通常選擇電磁爐用的平底鍋和傳統的半圓形炒鍋兩種,如果必須選擇一種,建議選擇傳統的半圓弧型炒鍋,材質則以生鐵為最佳。
鐵鍋:目前最安全的鍋
據介紹,使用中國傳統的鐵鍋是當前最安全的廚具之一。合格的鐵鍋通常由生鐵製成,不會含有其他化學物質,且不會產生氧化問題。在炒菜和煮食的過程中,鐵鍋不會釋放出有害物質,即使有鐵質溶出,人體吸收後也是有益的。
世衛組織的專家們也建議使用鐵鍋,因為鐵鍋對防治缺鐵性貧血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在高溫下,鹽和醋會促使鍋內的無機鐵脫屑,這些微小的鐵粉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造血原料,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雖然食物中也含有鐵,但鐵鍋補鐵的方式更為直接。
使用提醒
不過,普通的鐵鍋容易生鏽,過多的氧化鐵對肝臟可能造成危害。因此,專家建議,鐵鍋不宜盛放食物過夜,也不建議用鐵鍋煮湯,以免鍋內的食用油層消失。刷鍋時應盡量少用洗滌劑,刷完後要擦乾鍋內的水,以防生鏽。如果出現輕微的銹跡,可以用醋來清洗。
不粘鍋:不宜過高溫煎炸
根據環境化學專家的說法,全氟辛酸銨是一種人工製造的含氟聚合酸,因其穩定性高而被用作不粘鍋的塗層材料。然而,這層薄膜在高溫下容易受到破壞,特別是在溫度達到300攝氏度以上時。
當溫度達到260℃時,不粘鍋中的PFOA成分會開始分解。雖然在炒菜時,通常不會達到這個溫度,但在煎炸食品時,鍋子的溫度可能會超過260℃。專家建議,煮菜時使用不粘鍋是安全的,因為水的沸點為100℃,不會超過這個溫度。
使用提醒
然而,在煎炸食品時,油的沸點為320℃,這會導致不粘鍋中的有害成分分解,因此不建議在此情況下使用不粘鍋。此外,使用不粘鍋炒菜時,應避免使用鐵鏟,以免加速不粘塗層的損壞,並釋放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陶瓷鍋、砂鍋:不宜盛裝酸性食物
過去,瓷器鍋被認為是無毒的餐具,但近年來也出現了中毒的報告。有些瓷器的釉中可能含有鉛,若燒製過程中溫度不足或配料不合格,則可能使鍋含有較多的鉛。
當食物與鍋接觸時,鉛可能會溢出並混入食物中。國家質檢部門在抽檢中發現部分陶瓷鍋的鉛、鎘溶出量超標,長期使用這類產品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在選擇陶瓷鍋時要格外謹慎。
使用提醒
新購的砂鍋最好先用4%食醋水浸泡煮沸,以去掉大部分有害物質。砂鍋內壁的顏色不宜存放酒、醋及酸性飲料和食物。此外,搪瓷製品的外層若有破損,可能會轉移有害物質到食物中,選購時需注意表面光滑平整,搪瓷均勻且色澤光亮。
總結分析
在選擇鍋具時,無論是從材質、造型還是功能上,都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鍋具。生鐵鍋雖然在補鐵方面有其獨特優勢,但在使用時也需注意保養,避免生鏽。而不粘鍋則適合日常炒菜,但在高溫煎炸時要謹慎使用。陶瓷鍋和砂鍋在選擇時更需留意其安全性,避免重金屬中毒。希望大家能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鍋具,享受健康美味的烹飪時光。
欲了解更多鍋具的資訊,請訪問 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