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種嬰語:了解寶寶的心聲

12 種嬰語:了解寶寶的心聲

嬰語,簡單來說,就是嬰兒的「語言」(babysign)。這是寶寶與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幫助他們表達需求和生理狀況,這也是他們自我保護的一種能力。在嬰兒的成長過程中,由於他們尚未學會說話,只能通過行為、表情、聲音以及生理反應來引起父母的關注。因此,掌握正確的「嬰語」知識對於養育健康的寶寶至關重要。

嬰語一:吃飽了,我現在很開心

當寶寶的眼睛眨巴眨巴,嘴角微微上翹,展現出可愛的小笑容時,他的身體也在愉悅地晃動。小胳膊小腿不時伸展和踢動,仿佛在告訴父母他已經吃飽了,並感到非常舒適。

嬰語正解:肚子飽飽了,尿片也乾爽,我現在感覺美美的,沒有任何煩心事。

嬰語二:小肚肚餓了

當寶寶開始哭泣,聲音由小到大,帶著乞求感,這時如果觸碰他的面頰或嘴邊,他會迅速扭轉頭,並張開小嘴,做出吸吮的動作。如果手一收回,寶寶的哭聲會變得更加激烈,嘴唇發乾的小舌頭不斷舔嘴唇,顯得十分煩躁。

嬰語正解:媽媽,我的小肚肚餓了,快點給我吃奶吧!我可不想等太久,如果你讓我等的太久,我就會哭得更大聲!

嬰語三:嗯嗯,我要抱抱

當媽媽忙著收拾屋子,寶寶的目光始終跟隨著她。過了一會兒,寶寶開始瞇起眼睛,撇撇嘴,眼神中流露出渴望的情感。

嬰語正解:媽媽來了,我好開心!但媽媽怎麼不來抱我呢?嗯嗯,媽媽,我想要你的擁抱。

嬰語四:小屁股濕濕的,真不舒服

寶寶在睡醒或吃奶後,突然癟起小嘴,似乎有些委屈,隨即開始啼哭,聲音不大,卻讓人心疼。

嬰語正解:媽媽,我尿尿了,小屁股濕濕的,真的很不舒服,快來幫我換尿布吧。

嬰語五:我要拉臭臭了

在吃完奶後,寶寶會皺起眉頭,臉色發紅,顯得很用力。

嬰語正解:媽媽,我在拉臭臭,快來幫我,這個味道可難聞了!

嬰語六:好熱,好熱,全身都是汗

當寶寶的哭聲變得很大,且小胳膊小腿不停地舞動,脖子上冒出許多汗,他的神情顯得相當不安。

嬰語正解:今天天氣真熱,我全身都是濕濕的,感覺好難受,快讓我換個地方涼快一點吧。

嬰語七:困了,我想小睡一會兒

一向喜歡和媽媽對視的寶寶,此時卻開始不耐煩,打著哈欠,或乾脆閉上眼睛不理媽媽。

嬰語正解:哦,媽媽!今天我玩得很開心,但我也累了,我們不如一起安靜地小睡一會兒吧。

嬰語八:媽媽,我愛你

當聽到媽媽熟悉的聲音時,寶寶興奮地轉過頭來,露出燦爛的微笑,並不時發出“嗯嗯啊啊”的聲音,讓人感受到他的喜悅。

嬰語正解:哦,媽媽,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永遠不會改變!

嬰語九:媽媽的聲音好甜哪

當媽媽輕柔地和寶寶說話時,寶寶望著媽媽的臉,不停地扭動身體,似乎在享受這一刻。

嬰語正解:媽媽的聲音真好聽,請不要停下來,我也想學,你的聲音讓我感到安全。

嬰語十:房間黑黑的,我怕怕

寶寶在黑暗中瞪大眼睛,左顧右盼,努力尋找光源,隨即哭聲越來越大。

嬰語正解:房間裡好黑,我好怕呀!我現在不想睡覺,媽媽,快來陪我玩吧!

嬰語十一:我想我是病了

寶寶突然劇烈地哭鬧,眼神黯淡無光,顯得十分不安。即便有時安靜下來,但不久又會再次哭鬧不止。

嬰語正解:媽媽!我肚子不舒服,我想我是病了,快帶我去醫院看看吧!

嬰語十二:我不和陌生人講話

當家裡出現一位陌生的叔叔,寶寶會立刻扭過頭,眼神中流露出不安和防備。

嬰語正解:這個人我沒見過,他的鬍子真難看,我不想和他講話!請你自覺地離開吧!

總結

了解嬰語對於新手父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寶寶的需求,還能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繫。寶寶的每一種反應都是他們對外界的一種表達,父母只需要用心去觀察,耐心去解讀,便能更好地滿足寶寶的需求。當我們逐漸掌握這些嬰語,與寶寶的溝通會變得更加順暢,親情也會在這樣的互動中不斷加深。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在這段育兒旅程中收穫滿滿的快樂與成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