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季養生:5個方法助你告別秋乏
隨著天氣漸漸變涼,許多人開始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早上起床時常常會出現「起床氣」,中午如果不小憩,下午的工作狀態也會變得低迷。這是因為在炎熱的夏季,我們的身體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而到了秋季,身體則進入了一個自然的休整階段,因此會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疲憊感。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對於秋乏問題,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來進行調理。
白露后秋乏明顯,教你如何調養
1. 起居調養
秋高氣爽的季節,我們應該開始調整生活作息,養成「早臥早起」的習慣,這樣能夠順應陽氣的收斂,讓身體感受到更多的活力。早起則有助於肺氣的舒展,避免過度收斂而導致的不適。雖然中秋時節已經有了涼風,但天氣變化無常,常常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此,我們在著裝上也要適度,避免穿得過多,這樣可以幫助身體適應氣候的變化,減少感冒的風險。
2. 精神調養
在這個季節,我們要保持內心的寧靜,讓神志安寧,心情舒暢。要特別注意避免消極情緒的影響,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主動尋求排解,以避免秋季的肅殺之氣對我們情緒的影響。此外,保持心情的舒暢還能幫助我們適應秋天的平和氛圍。
![]() |
3. 飲食調養
進入秋季,飲食上也要做些調整,應該以收斂為主,而不是散發。因此,應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的食物,而適當多食酸味的果蔬來調整身體的狀態。由於秋季氣候乾燥,容易傷害津液,因此,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主。例如,《飲膳正要》中提到:「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此外,粥類食品也是秋季的理想選擇,大米、糯米等主料能夠健脾胃、補中氣,防止秋燥。像蓮子百合煲、銀耳枸杞蓮子大棗湯、薏苡仁菱角粥等都是非常適合的選擇。
總之,秋季可以適當食用一些柔潤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這些食物有助於增進胃口與生津。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梨、龍眼、百合、甘蔗、芋頭、沙葛、蘿蔔、銀耳、蜜棗等都是滋陰潤肺的良好選擇。而白露時節,喝粥更是不可或缺,且要注意西瓜、冷飲等食物不宜隨意食用。對於有哮喘病史的人群,最好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以免加重病情。
4. 運動調養
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鍊的絕佳時機,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由於此時的氣候變化較大,防寒保暖尤為重要。我們常說「春捂秋凍」,這其中是有科學道理的。在這個季節,經常待在辦公室裡的年輕人,應該減少開空調的時間,多參加一些戶外體育鍛煉,讓整個夏天僵硬的身體得到必要的伸展,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秋季的氣候變化。
5. 犯困了,按摩這4穴超級管用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困倦,不妨試試按摩以下四個穴位,或許能讓你瞬間精神起來:
- 二間穴:取穴方法: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前,橈側凹陷處。用雙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穴位,能治嗜睡,配合三間穴有提神解困的效果。
- 神門穴: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經常按壓此穴位對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用一隻手握住被按摩手的手腕,並用大拇指垂直按壓內關穴,能有效緩解疲勞。
- 四神聰穴:按摩此穴位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增強大腦供血,起到醒神益智的效果。用手指有節奏地敲擊或揉按即可,持續3分鐘。
透過以上的調養方法與技巧,我們可以有效地改善秋季帶來的疲倦感,讓自己在這個美麗的季節中充滿活力。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