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健康指南:五個防範措施

白露節氣健康指南:五個防範措施

古語有云:「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白天的氣溫還算溫暖,但早晚的氣溫卻已經開始下降,尤其在這個時候,若穿得太少,很容易會著涼生病。

警惕支氣管哮喘

在白露時節,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會顯著上升,因此我們需要做好預防工作。這個時候,天氣涼爽,正是外出旅遊的好時機,但也有不少遊客因為在旅途中出現了類似感冒的症狀,實際上這些症狀可能並不是感冒,而是「花粉熱」。

「花粉熱」的發作主要由兩個因素引起:一是人體的過敏體質,二是反覆接觸和吸入外界的過敏原。在這個節氣,養生的重點在於強化身體鍛鍊,並在早晚注意保暖,對過敏性疾病進行積極的預防。

此外,白露時節也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以及支氣管疾病的發生。尤其是那些因為體質過敏而引起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飲食上更要謹慎,應該少吃或者不吃魚、蝦、海鮮等腥膻類食物,也要避免生冷、炙燴、醃製及辛辣、酸、咸、甘、肥等食物。

慎防腸胃疾病

白露之後,氣候變化往往會帶來秋風、秋雨以及颱風等天氣,這段時間內容易發生和流行的疾病主要是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以及腹瀉等腸道傳染病,這是腸道傳染病全年發病的第二個高峰期,其發病率甚至會高於夏季的第一高峰期。

民間有句話說:「秋瓜壞肚」,這是提醒我們在立秋之後,要避免生食大量的瓜類水果,因為這樣容易引發胃腸道的疾患。在夏季,為了防暑降溫,人們通常會大量生食瓜果,這些甜美的瓜果雖然美味,但卻可能阻礙脾胃的消化功能。若在立秋之後繼續大量攝入瓜果,勢必會加重濕邪,損害脾陽,導致腹瀉和其他胃腸道疾病。因此,立秋之後應該減少瓜類水果的攝取,對於脾胃虛寒者,尤其應該特別注意。

預防秋燥

在白露這一節氣中,還需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燥邪對人體的傷害頗大,容易導致津液的耗損,進而出現口乾、唇乾、鼻乾、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一系列症狀。為了預防秋燥,我們可以選擇多攝取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還可以適當地服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材,如人參、沙參等,這些對於緩解秋燥的症狀都有良好的效果。

預防感冒

白露過後,陰氣逐漸加重,秋風開始變得涼爽,這是一個顯示天氣開始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還能達到三十多度,但到了晚上,氣溫卻會明顯下降,日夜之間的氣溫差異也會變得很大,如果碰上降雨,氣溫的降低會更加明顯,這時候就非常容易感冒。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早晚的衣物搭配,不能袒胸露背,晚上睡覺時也要避免貪圖涼爽,這就是所謂的「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

五個簡單的健康小貼士

在這裡,總結出五個簡單的健康小貼士,幫助大家在白露時節保持健康:

  1. 注意早晚保暖:在早晚時分要適當添加衣物,避免著涼。
  2. 飲食均衡: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避免過多攝入生冷和腥膻食物。
  3. 適度鍛鍊:加強身體鍛鍊,增強免疫力,保持身體健康。
  4.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少去人多擁擠的地方,減少感染的風險。
  5. 多喝水:保持身體的水分,防止秋燥帶來的不適。

總之,白露節氣是一個標誌著氣候變化的重要時期,我們一定要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飲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讓自己的身體在這個秋季能夠更加健康、舒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