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季節養生:5種食物和5道食譜幫你健康過秋冬
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因為氣候的變化,自然養生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季節,我們需要選用不同的食物來製作飲膳。在白露時節,隨著秋天的到來,自然要貫徹「秋冬養陰」的原則,那麼在白露時節應該吃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白露養生必吃的5種食物
1. 銀耳
功效:益氣和血,滋陰潤燥。
應用:適用於肺燥咳嗽、胃腸有熱、陰虛津虧等症狀。
製法:洗凈後泡脹,加水燉熟。
食用方法:可以佐餐或單獨食用。
解說:銀耳,亦稱白木耳,性平,入肺經和胃經,與黑木耳相比,銀耳性偏涼,養陰生津的效果更強。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銀耳有益氣不饑、輕身強志的功效,對於肺胃陰虛導致的口乾渴、便秘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2. 芝麻
功效:補腎益腦,養陰潤燥。
應用:適用於體虛頭暈、耳鳴耳聾、腸燥便秘等症狀。
製法:生食或炒熟後搗細磨成芝麻醬。
食用方法:可用於佐餐。
解說:芝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和腎經,歷來被視為長壽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和磷等微量元素,特別是鐵的含量最高。它不僅能補益身體,還有助於延年益壽。
3. 黃豆
功效:健脾寬中,潤燥消水。
應用:適用於疳積瀉痢、妊娠中毒、瘡癰腫毒等症狀。
製法:可做成熟食、豆漿服用,或研末外敷。
食用方法:可用於佐餐。
解說:黃豆因其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被譽為豆中之王,對預防小兒佝僂病和老年人的骨質疏鬆非常有益。經常食用黃豆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促進健康。
4. 藕
功效:除煩開胃,益脾補心。
應用:適用於肺熱咳嗽、煩躁口渴、食慾不振等症狀。
製法:洗凈後搗汁或蒸食。
食用方法:可搗汁飲服或佐餐。
解說:藕無毒,入心經、脾經、胃經,能消淤清熱,促進血液循環。對於產後女性來說,藕更是不可多得的食材。
5. 魚
功效:補腎益智,潤燥通腑。
應用:適用於腎虛、氣虛、血虛等症狀。
製法:可蒸、煮或燉,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食用方法:可用作主菜或佐餐。
解說:魚肉富含優質蛋白質,能有效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特別適合青少年和孕婦食用。此外,魚類還有助於提升記憶力,對於智力開發有益。
白露進補的5道食譜推薦
1. 糯米阿膠粥
原料:阿膠30克,糯米50-60克,紅糖適量。
製作: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最后加入紅糖,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三天為一療程。連續服食會有胸悶氣滿不舒之感。
功效:養血止血、滋陰安始。
應用:陰血虧虛所致的頭暈眼花、面色無華、心慌心悸等。
注意:感冒時及胸悶腹脹者不宜服用。
2. 沙蔘枸杞粥
原料:沙蔘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先將沙蔘煎汁去渣,再將藥汁與枸杞、粳米同入沙鍋,加入水適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玫瑰花和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滋陰潤燥、養血明目。
注意:外感風寒所致咳嗽不宜服用。
3. 人蔘百合粥
原料:人蔘3克,百合15-2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先將人蔘研末,百合剝皮去須,洗凈切碎,后與粳米同入沙鍋,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益氣滋陰、潤肺安神。
注意:外受風寒及發熱者不宜服用。
4. 大棗烏梅湯
原料:大棗20克,烏梅2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大棗和烏梅洗乾淨,放入沙鍋加水適量,文火煎取濃汁,最后加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滋陰、益氣、斂汗。
應用:陰津虧虛所致的煩熱口渴、氣短神疲等。
5. 豬肺蟲草湯
原料:豬肺250克,冬蟲夏草1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豬肺清洗乾淨,切成小塊,與冬蟲夏草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燉湯,待豬肺熟爛后,加入少許精鹽、味精調味,飲湯食肺。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即可。
功效:補肺腎、止咳喘。
應用:適用於久咳乾咳及慢性支氣管炎等。
白露時節是養生的重要時期,適當地調整飲食,可以幫助我們在秋冬季節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選擇合適的食材,製作出美味又健康的食譜,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還能增強免疫力,讓我們在這個季節中更加健康與活力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