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生兒眼睛問題:3個原因與應對方法
導讀:當寶寶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淚眼汪汪的情況,眼角總是有眼屎溢出。許多家長第一時間可能會認為孩子上火了。然而,如果所有的眼屎問題都歸咎於上火,可能會錯過及時治療孩子眼疾的最佳時機。事實上,眼屎的出現並不一定是因為上火,還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可疑原因一:結膜炎症
寶寶出生後,由於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著涼,因此家裡的室溫往往保持得較高。這樣一來,細菌就容易繁殖起來。此外,新生兒經常會用手揉眼睛,這樣更容易導致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瞼和結膜出現充血等結膜炎的癥狀。如果細菌感染較為嚴重,或是合併感冒發燒,分泌物和淚水增多的情況會更加明顯,眼球也可能出現充血,眼瞼周圍甚至會紅腫。
應對方法:
對於結膜炎的情況,可以使用區域性滴抗生素眼藥水和眼膏來改善癥狀,結膜沖洗也能有效幫助炎癥消退。在使用滴眼藥水之前,應先清除寶寶眼部的分泌物。如果寶寶還伴隨有大便乾燥、小便黃、舌苔厚膩等癥狀,則可以考慮配合清熱瀉火、消食導滯的中藥治療。
另外,給寶寶多喝水,並注意觀察所食用的奶粉對寶寶消化功能的影響,這一點尤其重要。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媽媽的飲食習慣也對他們的健康有很大影響。哺乳期的媽媽應保持營養均衡,避免食用過於辛辣和油膩的食品。
清潔寶寶的雙手,同時定期修剪大人和寶寶的指甲,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細菌感染眼睛的機會,讓寶寶的眼睛保持健康。
可疑原因二:新生兒淚囊炎
新生兒淚囊炎是由淚液排泄系統中的鼻淚管堵塞所導致的。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鼻淚管下端的胚胎性殘膜沒有正常退化,從而造成鼻淚管的阻塞。淚液和細菌會聚積在內眼角的淚囊中,最終導致感染。在足月的新生兒中,約有2%~4%的人會有這種殘膜存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在4~6周內自行萎縮。
癥狀表現:
寶寶的淚水會明顯增多,下瞼緣上會因淚液形成的淚河變寬,內眼角處可能會隆起小包塊。若擠壓包塊,液體會暫時排出。如果出現細菌感染,眼角處經常會有黃白色的分泌物,擠壓隆起的地方會有膿性分泌物流出。
![]() |
應對方法:
對於新生兒淚囊炎的情況,可以嘗試由鼻根向鼻頭方向輕輕按摩淚囊及鼻淚管,這樣可以增大管道內的壓力,促使殘膜穿破。如果有細菌感染的情況,則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
![]() |
可疑原因三:淋球菌性膿眼病
淋球菌性膿眼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通常潛伏期為2~4天。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母親罹患淋病的情況下,新生兒在通過產道時被感染,因此雙眼同時發病,表現為急性化膿性結膜炎。患兒的眼皮會極度紅腫,幾乎無法睜開,並且會有大量的膿狀眼屎不斷產生。如果不及時治療,甚至可能會發生角膜潰瘍,最壞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角膜穿孔,造成失明的風險。
應對方法:
在新生兒出生時,醫院通常會用1%的硝酸銀溶液進行點眼,以降低新生兒感染的風險。然而,在非正規醫院分娩的新生兒,感染這種病的機會會增大,因此選擇正規醫院對於寶寶的健康至關重要。
家長的注意事項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情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多加注意寶寶的眼睛健康。首先,保持寶寶的生活環境乾淨,定期清潔玩具和周圍環境,以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其次,注意寶寶的飲食,確保他們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樣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此外,家長們也應定期帶寶寶進行眼科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若發現寶寶眼睛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切勿拖延,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總之,寶寶的眼睛健康需要家長的高度重視,及時的檢查和適當的護理能夠有效減少眼部問題的發生,為寶寶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