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順產的三大因素與三個幫助技巧
生命的誕生本是一個瓜熟蒂落的生理過程。自然界的規律是神奇而美好的,但如今這個自然的過程卻遭遇了過多的人為干預。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的剖腹產率接近50%,有些醫院甚至高達80%。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5%的上限,這不禁讓人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們的分娩方式會變得如此不自然呢?
影響順產的三個因素
1. 子宮收縮
子宮的收縮強度對於分娩過程至關重要,收縮強度越好,生產的進度就會越快。這種強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準媽媽的年齡、肌肉的張力和彈性、胎兒的體重等。如果這些因素都處於理想狀態,自然分娩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2. 骨盆大小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認為骨盆越大,順產的機會就越高。醫學上也有相關的理論,通常認為如果準媽媽的中骨盆直徑在9.8釐米以上,分娩就不會有問題,而小於9.2釐米則自然分娩的機率較小。透過X光檢查可以得知骨盆的大小,但在現實生活中,骨盆的大小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有時候,骨盆足夠大也會遇到分娩困難,而骨盆不大,胎兒較小的情況下,卻能順利分娩。
有些準媽媽認為身高較高的人更容易生孩子,因為她們覺得身高與骨盆大小成正比。雖然大多數人的身高和骨盆大小是有一定關聯的,但影響自然分娩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因此這一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同樣,臀圍較大的女性並不代表骨盆也大,很多高個子的女性骨盆出口並不寬,而矮個子的女性骨盆卻也可能並不狹窄。
![]() |
3. 胎兒體重
新生兒的平均體重通常在2.8千克到3.5千克之間,這個範圍內的胎兒出生相對容易,產程也會比較短。如果新生兒的體重超過3.5千克,而產婦的骨盆又不夠大,那麼就有可能發生難產的情況。
三個能夠幫助順產的動作
為了幫助準媽媽們更好地迎接分娩,美國梅奧診所的專家推薦了三個可以在懷孕最後幾個月中練習的動作。
1. 盤腿對腳坐
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拉伸大腿和骨盆的肌肉,並改善分娩時的體位。具體做法是保持後背挺直,雙腳掌合攏,將足跟向內側拉,同時緩慢降低雙膝。如果這個姿勢難以完成,可以靠著牆來支撐後背,或在大腿底下放個墊子,但一定要保持後背筆直。
2. 上下搖擺骨盆
這個動作能加強腰部肌肉,幫助減輕分娩時的背痛。具體方式是用雙手和雙膝支撐身體,頭和軀幹保持在同一水平線。收腹,保持該姿勢數秒,然後輕輕搖擺背部。放鬆腹部和背部,重複這個動作,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3. 牆面滑行
這一動作有助於打開骨盆,給胎兒更大的空間進入產道。站立時背靠牆,雙腳與肩同寬,慢慢靠牆下滑至坐姿,保持數秒後再上滑至站立,重複進行10次。為了減輕膝蓋的壓力,可以在後背放個小球。
![]() |
準媽咪應知道的誤解
誤解1:順產難以恢復體型
有些人認為順產後會影響體型,導致骨盆結構發生改變,影響苗條的身材。事實上,順產不僅不會損害體型,還可能使體型更具美感。女性體型美的標準之一就是豐滿的臀圍,陰道分娩時骨盆韌帶會鬆弛,使盆圍和臀圍增寬。
誤解2:順產不成就得剖腹產
有些準媽媽認為如果順產不成,就必須剖腹產,於是從一開始就選擇剖腹產。專家指出,選擇何種分娩方式應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條件做出專業的建議,並不會隨意選擇剖腹產。
誤解3:順產的疼痛無法忍受
雖然順產的疼痛是無法避免的,但過度的擔心反而會加重不安。順產時,專家建議產婦可以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疼痛。而剖腹產雖然通過麻醉減輕了疼痛,但也存在風險,如麻醉意外、術後出血等。
結語
順產的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也是女性生命中一個美好的階段。了解影響順產的因素、掌握一些簡單的動作以及認識常見的誤解,將有助於準媽媽們更好地應對即將到來的分娩。每位準媽媽的體驗都是獨特的,無論選擇何種方式,最重要的是保持樂觀的心態,平安健康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