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種常用的分娩手術及其詳細介紹
根據分娩知識大全,婦產科醫生會根據不同的分娩情況,選用適合的分娩手術來幫助孕媽們順利分娩。聽到“手術”這個詞,很多準媽媽可能會感到緊張和害怕,但其實這些手術都是基於科學原則,經過大量臨床實踐證明是安全有效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五種常用的分娩手術,幫助準媽媽們更好地了解分娩過程。
手術一:催產素引產
催產素是產科中最常用的引產和催產藥物。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宮縮和加強宮縮,還能預防產後出血。合理使用催產素可以加速分娩過程,降低剖宮產率及圍產兒死亡率,並減少準媽媽的痛苦。
通常情況下,如果預產期已經到了,但準媽媽仍然沒有分娩的跡象,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催產素引產。在使用催產素之前,醫生會對準媽媽的健康狀況進行全面評估,並詳細介紹引產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一般都是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將催產素輸入體內,醫生會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嚴格控制催產素的濃度和滴速,通常會從小劑量開始,逐漸調整。
在使用催產素引產的過程中,必須有專業的產科醫護人員進行嚴密監護,最好使用胎兒監護儀來觀察胎心率和宮縮之間的變化,這樣可以間接瞭解胎兒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存在臍帶受壓的情況。
總體來說,催產素引產是一種科學、安全的分娩方法,醫生會根據準媽媽的具體情況制定最合理的用藥方案,準媽媽們可以放心。
手術二:胎頭吸引術
胎頭吸引術是透過一種特製的胎頭吸引器來輔助胎兒的出生。這種吸引器會放置在胎頭上,然後用注射器將吸引器內的空氣抽出,形成負壓,從而利用負壓的原理吸住胎頭,配合宮縮,幫助胎頭娩出。
胎頭吸引術的優點在於,當胎兒在宮內出現窘迫情況時,可以迅速結束分娩;此外,對於胎兒較大或準媽媽精疲力竭的情況,這項手術也能幫助胎兒更快下降。相對於產鉗來說,它對軟產道的損傷風險較小,對胎兒造成的損傷機會也相對較少,操作簡便,易於掌握。
這項手術通常適用於準媽媽宮縮無力、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等不宜用力的情況,以及輕度頭盆不稱的問題。
胎頭吸引術的步驟並不複雜,首先會對外陰進行消毒,然後導尿以排空膀胱,接著檢查陰道以確定胎方位。確保吸引器安全無誤後,開始抽吸負壓,然後牽引吸引器,胎頭娩出後便可取下吸引器,隨後進行正常的分娩過程。
![]() |
手術三:產鉗助產
產鉗助產的歷史悠久,至今仍然是解決分娩問題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有研究表明,熟練掌握產鉗技術的醫生能顯著減少母嬰傷害。
產鉗助產術通常適用於宮縮乏力、胎位異常、胎兒窘迫、輕度頭盆不稱以及第二產程延長等情況。只要醫生技術到位,正確放置產鉗,對胎兒和母體的損傷將會降到最低。合理使用產鉗不僅能減少不必要的剖宮產,還能降低母嬰損傷風險,並且操作簡單方便。
傳統的產鉗分為兩葉,兩葉之間形成的空間恰好與胎兒頭部大小相合,這樣可以有效保護胎兒頭部,避免受到擠壓。助產者輕輕向外牽拉產鉗,協助胎兒頭部娩出。
除了雙葉產鉗之外,近年來還出現了一種新的助產技術——單葉產鉗,這種產鉗操作更加簡便,能更快地協助胎兒出生,並且對母嬰損傷的風險更低,因此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使用單葉產鉗。
手術四:剖宮產術
剖宮產,也被稱為剖腹產,是解決分娩困難的一種常見手段。這種手術通常適用於產道異常、胎兒過大、胎位異常、胎兒窘迫、多胞胎以及產前出血等情況。剖腹產的好處在於,時間可控,不必經歷分娩陣痛,並且能避免產道裂傷等問題。
剖腹產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並且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分娩方式。手術過程中,醫生會切開母親的腹部和子宮,以便安全地將嬰兒取出。在許多情況下,剖腹產是為了避免因陰道生產可能對母嬰健康造成的風險,因此需要進行剖腹產的準媽媽們可以放下心來,這是醫生為了確保母子平安而做出的決定。
手術前,準媽媽應保持愉快和冷靜的心情,減少緊張和焦慮。待產時,可以透過聽音樂、閱讀輕鬆書籍、與其他準媽媽交流等方式來放鬆心情,或是和準爸爸一起回顧孕期中的美好瞬間。手術過程中會進行麻醉,通常不會感到太大的疼痛。術後需要住院觀察2到4天,醫生會根據情況進行評估和指導。
手術五:會陰側切術
會陰是指陰道與肛門之間的軟組織,會陰側切術是指在嬰兒的頭部即將露出陰道口時,進行局部麻醉後,用剪刀剪開會陰組織,使產道口變寬,以便胎兒更順利地娩出。
這種手術通常適用於初產婦會陰緊、為了防止分娩時不規則撕裂和損傷肛門;當胎兒窘迫需要儘快娩出;以及早產兒等情況。醫生使用會陰側切術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產婦分娩,準媽媽們無需過於擔心。
在正常情況下,醫生會在看到胎頭即將露出陰道口時,根據寶寶的大小和可能造成的撕裂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會陰側切術。如果醫生認為產程順利,即使不進行會陰側切,撕裂的傷口也不會太大,那麼就可以避免這項手術。一般來說,會陰側切術不會影響如廁或產後的性生活,因此準媽媽們可以放心。
結語
以上就是五種常用的分娩手術介紹,無論是催產素引產、胎頭吸引術、產鉗助產、剖宮產,還是會陰側切術,這些手術都是基於準媽媽和胎兒的健康考量而設計的。準媽媽們在面對分娩時,不必過於緊張,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每一個步驟,對於分娩過程會有更清晰的認識,心裡也會更有底。希望每位準媽媽都能順利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