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碧螺春的五大特色,讓你愛上這款茶

探索碧螺春的五大特色,讓你愛上這款茶

大家都知道碧螺春,但碧螺春屬於什麼茶呢?今天就讓我們深入了解這款茶的各個方面,讓你更加愛上它。

一、特產概述

碧螺春茶葉,是蘇州著名特產,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它是一種馳名中外的綠茶,自古以來就是茶中珍品,早在唐朝時期就被列為貢品。特別是蘇州洞庭碧螺春茶葉,完全採用嫩芽製成,這使得它的品質更加卓越。你知道嗎?0.5公斤(500g)的碧螺春大約需要六萬個「一旗一槍」,因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或「新血茶」。優質的碧螺春,0.5公斤的乾茶需要六到七萬個茶芽,這也顯示了茶芽的細嫩程度。

炒製後的乾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由於它的採摘時間在春季,所以才被命名為「碧螺春」。這款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四溢,讓人陶醉,因此一直被視為茶中的精品,常常作為高級禮品,並在國內外茶葉市場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二、產品產地

碧螺春屬於綠茶,因為它產於江蘇吳縣的洞庭山區,所以又被稱為「洞庭碧螺春」。洞庭山分為東西兩部分,洞庭東山是一個三面環水的半島,而洞庭西山則是一座太湖上的小島。這裡的太湖碧水,煙波浩渺,茶樹和批把、桔子、楊梅等果樹相間種植,根脈相通,形成了一個優雅的生態環境。陽光透過果樹的枝葉,浸透著花果的香氣,這裡的美景讓人不禁感慨:「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三、鑑別方法

要想品嚐到正宗的碧螺春,首先要學會鑑別。碧螺春茶葉是用春季從茶樹上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製而成。正宗的蘇州碧螺春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的總長度大約為1.5釐米,芽為白毫捲曲形,葉為捲曲的青綠色,底葉幼嫩且均勻明亮。

相反,假的蘇州碧螺春通常是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淡黃色。正宗的碧螺春色澤翠綠,形狀像螺旋,且是在早春採摘的。外形條索纖細,茸毛遍佈,白毫隱翠;泡成茶後,色澤嫩綠明亮,味道清香濃郁,飲後有回甜的感覺。人們常常讚美這款茶:「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四、產品特徵

碧螺春茶葉的特點可以簡單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 條索均勻:茶葉形狀優美,捲曲似螺,整齊劃一。
  • 茸毛遍體:茶葉表面有細緻的茸毛,增加了茶葉的外觀魅力。
  • 色如凝脂:正宗洞庭碧螺春茶葉色澤翠綠帶黃,光澤感強。
  • 香氣馥郁:香氣濃烈,清香中帶有花果香,這和其生長環境的水土密切相關。
  • 回味甘洌:喝下去後,口中充滿甘甜和清涼的感覺,讓人回味無窮。

色澤

正宗的洞庭碧螺春茶葉有著明亮的光澤,色澤翠綠帶黃,而其他地方的碧螺春則顯得暗淡,主要表現為青裡帶黃,但缺乏光澤感。

香氣

洞庭碧螺春的香氣濃烈,清香中帶有花果香,這主要與其生長在果園之中,以及洞庭的特有水土有關。而其他地方的碧螺春香氣則相對較弱,外地的碧螺春有時還會帶有土氣或青葉氣。

口味

洞庭碧螺春的口感非常順口,帶有甘甜和清涼的特質,並且有著豐富的回味。相比之下,其他碧螺春喝起來可能會有些澀、涼、苦或淡,缺乏回味,並且有青葉的味道。

外形

正宗碧螺春的外形條索纖細如蜂腿,捲曲成螺,茸毫披滿,但不會過於濃密,色澤銀綠相間(或銀白隱翠)。

沖泡

沖泡碧螺春茶葉的時候,有上投、中投和下投三種方式。碧螺春是典型的上投方式,即先注水後放茶。當真正的碧螺春放入杯中時,茶葉會迅速沉入杯底,細芽慢慢展開,湯色微黃,這一過程非常美妙。

結語

碧螺春屬於什麼茶呢?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對這款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不僅是中國的名茶,更是大自然的珍品,帶著春天的氣息,讓人無法抗拒。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幫助你在品茶的過程中更加享受,並對碧螺春產生濃厚的興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