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關鍵:如何健康養育嬰兒

三個關鍵:如何健康養育嬰兒

在古代醫學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嬰兒之病,傷于飽也。」這句話告訴我們,過度的餵養會對嬰兒的健康造成影響。《事親》一書中提到,現在很多人養小孩時,並不注意孩子的腸胃能承受多少,卻在聽到哭聲時,急著把奶水給孩子,根本不考慮孩子的食量,結果小孩不斷吐奶,甚至出現其他不適。

小嬰兒的腸胃非常脆弱,容易感到饑餓,也容易吃飽。奶水和食物的攝入量直接關係到小孩的健康。如果攝入的乳食量過少,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足;而如果攝入過多,則會引起積食,並導致嘔吐、腹瀉等症狀。因為乳汁的成分主要是水,過量的乳汁會造成體內濕氣過重,進而導致一系列疾病。許多父母因為溺愛孩子,總是認為孩子哭就是餓了,於是不斷給予食物,卻不知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脾胃,影響他們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會使孩子一生多病。

因此,給予孩子的食物量必須適當,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需要來進行調整,而不是單純依賴哭聲來判斷。此外,張氏認為,孩子哭泣其實可以幫助排泄體內的熱氣,這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有好處。

薄衣遠緯,寒溫適宜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衣物的穿著也十分重要。張氏主張,嬰兒平時應該穿著輕薄的衣物,並且不宜在室內過度取暖。《事親》中提到,現在很多父母在夏天時,給孩子包裹得過於嚴實,甚至在稍微寒冷的時候就將房間封閉,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健康並不利。

張氏認為,即使是年長者都不應該如此,更何況是純陽的小孩呢?他提倡應該讓孩子適應自然環境,鼓勵他們多進行戶外活動,這樣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也能強健筋骨。當孩子還不會坐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在赤地上躺著;若天氣寒冷,則不要給他們穿太厚的衣物。等到孩子能坐的時候,可以用一些小玩具來吸引他們的注意,讓他們在水盆中玩耍,這樣既消暑又能促進他們的發展。

防病卻疾,藥必慎當

小孩的身體非常嬌嫩,對於藥物的反應也非常敏感,因此不可以隨意用藥。《事親》中提到,有一年許多孩子都出現了腹瀉的情況,結果用藥的人幾乎都死去了,原因在於醫生對於病因的理解不足,使用了不當的藥物。而有一位名叫陳敬之的醫生,卻選擇不給孩子用藥,結果他的孩子反而活了下來。這充分展現了用藥不當的風險。

張氏特別強調,少用藥物的原則,因為小孩的元氣本來就不多,若是用錯藥,反而會傷害到他們的身體。《育嬰家秘》中提到,對於某些病症使用不當的藥物,會導致病情加重,而不治療的話,則可以依靠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張氏也指出,日常的預防和調養非常重要,只要做好這些,就能減少孩子生病的機會。

總結:愛子之心須得法

綜合以上所述,過度愛護孩子的方式有三個主要方面:一是過度餵食,二是穿著過暖,三是隨意用藥。張氏提出的薄衣、淡食、少藥的育兒理念,不僅僅是一種健康的育兒方法,還能在臨床實踐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自然的,但這種愛必須有正確的方式。否則,即使有愛,也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這實在是令人心痛的事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