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疾病的三個新發現:橘子皮、茄蒂與花生皮

中醫治療疾病的三個新發現:橘子皮、茄蒂與花生皮

在中醫的世界裡,治療疾病的方式千奇百怪,甚至一些平時被我們視為廢物的東西,可能會成為治療疾病的「寶物」。這讓我們不禁想要探索這些不起眼的物品,究竟有什麼樣的神奇功效。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三種常見的食材:橘子皮、茄蒂和花生皮,它們在中醫中的妙用。

一、橘子皮護脾胃

你知道嗎?在我們吃完橘子後,隨手扔掉的橘子皮,其實是一味非常好的藥材。將新鮮的橘子皮剪成細條,通風陰乾後,經過一年的時間就會變成被稱為陳皮的中藥材。

根據中醫專家陳文伯的說法,陳皮具有理氣和調理脾胃的作用。在他家裡,無論做什麼肉菜,鍋裡都會加上一點陳皮。因為吃肉多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脹,而放入陳皮後,這些問題就能得到有效的緩解。其實,放入陳皮的肉菜還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清香,讓人垂涎欲滴。如果你想知道放多少,對於一盤炒牛肉絲,3至5克的陳皮就足夠了。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因為應酬而大魚大肉,常常感到消化不良,這在中醫上被稱為「胸脘痞悶」。這時候,陳文伯推薦將陳皮10克與枳實6克一起用水煎,能有效治療這種不適。有人會問,既然橘子皮能用,那新鮮的橘子皮可以嗎?陳文伯指出,新鮮的橘子皮含有許多揮發油,不適合用作藥材,還是要選擇經過正規炮製的陳皮。

二、茄蒂去火

在我們吃茄子的時候,經常會把茄蒂切掉,然後隨手丟棄。然而,在中醫的眼中,茄蒂卻是不可多得的藥材。

陳文伯指出,茄子本身屬於偏寒的食物,而茄蒂的寒性更強。中醫認為,寒性藥材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現腸風下血,例如痔瘡便血,或者牙痛、身上長瘡,這些都是體內有火的表現,這時候就可以利用茄蒂來清熱解毒。如果你感覺上火,正好家裡有新鮮的茄子,可以直接將茄蒂切下來放到菜裡一起吃,這樣就能幫助緩解病情。

此外,將新鮮的茄蒂和黃連、黃柏或者蓮子心一同煎湯,喝下去也能治療口瘡等症狀。

三、花生皮補血

有一句謎語是這樣的:「麻屋子,紅帳子,裡邊養個白胖子」,謎底指的就是我們平時吃的花生。花生被譽為「性價比最高的堅果」,其實花生的紅皮也不容小覷。很多人在吃炒花生的時候,習慣性地把外面的紅皮搓掉,只吃花生仁。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好的,因為紅皮對人體有著重要的保健作用,還是一味中藥呢。

陳文伯說,花生的功效包括調和脾胃、補血止血、降壓降脂,其中補血止血的效果主要依賴於花生仁外的紅衣,這也是中醫所稱的「花生衣」。根據中醫理論,「脾統血」,氣虛的人容易出血,而花生紅衣能夠補充脾胃之氣,從而達到養血止血的效果。

對於女性來說,花生衣更是她們的保護神。因為在經期、孕期、產後和哺乳期,女性都會失去大量的血液和營養,這時候花生衣能幫助她們養血、補血。因此,女性應該經常食用花生衣。

除此之外,花生紅衣還具有生髮、烏髮的效果,能夠提高血小板的數量,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將花生皮與其他食材一起煮湯或研磨成粉,都是不錯的吃法。

結語

中醫的智慧無處不在,許多平常被我們忽略的食材,其實都蘊含著豐富的藥用價值。透過了解這些食材的特性和功效,我們不僅能夠改善自己的健康,還能更好地利用身邊的資源,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希望大家能夠在日常飲食中多加注意,善用這些「寶物」,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