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應對過敏性鼻炎的五個關鍵建議

如何有效應對過敏性鼻炎的五個關鍵建議

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和環境污染的加劇,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經成為一種高發疾病。專家建議,為了保持順暢呼吸,擺脫鼻部困擾,過敏性鼻炎患者應儘早進行系統治療。

春季陽光明媚,草長鶯飛,這是一個適合到郊外踏青的好時機。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卻是一場苦難的考驗:漫步花叢中,微風吹過,就會不由自主地噴嚏連連,讓人尷尬不已。

這些人很可能是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春季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近期來醫院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比平時增多了近50%,大部分都是中度或重度的患者。儘管如此,依然有約40%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尚未接受系統治療。

過敏性鼻炎患者未接受系統治療的原因

過敏性鼻炎患者未接受系統治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 許多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過敏性鼻炎,常常將其癥狀與普通感冒混淆。
  2. 部分患者認為過敏性鼻炎僅在春季發作,流涕和打噴嚏等癥狀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因此不願治療。
  3. 有些患者覺得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時間較長,難以堅持。
  4. 還有一些患者錯誤地認為過敏性鼻炎無法治癒,因此選擇放棄治療。

然而,這些患者往往忽略了長期不進行系統治療可能引發的後果,過敏性鼻炎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導致過敏性哮喘、鼻息肉、鼻竇炎等多種疾病。研究顯示,患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罹患哮喘的風險增加了三倍,而已經患有哮喘的患者,住院的風險也增加了約50%。

如何區分過敏性鼻炎和感冒

過敏性鼻炎的明顯癥狀包括連續打噴嚏和流鼻涕。近期正值感冒的高發期,很多人看到這些癥狀,便認為自己得了感冒,於是隨便吃點感冒藥或打點抗炎針。結果,這樣的做法不但無法治療,反而可能延誤病情。

那麼,為什麼感冒和過敏性鼻炎如此容易混淆呢?其實,感冒與過敏性鼻炎在「血緣上」屬於「近親」,它們都屬於鼻炎的範疇。感冒在醫學上被稱為「急性鼻炎」,二者均有流鼻涕、打噴嚏和鼻塞等症狀,因此容易被混淆。

儘管兩者的症狀相似,但其實還是可以進行區分的:

  • 過敏性鼻炎患者通常會伴隨眼睛、耳朵、鼻子和咽喉等處的癢感,而感冒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鼻塞、咽痛、頭痛、乏力等全身伴隨癥狀。
  • 過敏性鼻炎患者往往會連續打噴嚏,而感冒患者的打噴嚏次數相對較少。
  • 感冒一般在一週左右會自愈,而過敏性鼻炎的持續時間則較長。

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塵螨、花粉、食物和藥物等。為了預防過敏性疾病,找出過敏原並避免接觸是非常重要的。據介紹,湖北省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主要的過敏原為塵螨和花粉。

生活習慣改變與過敏性鼻炎的關聯

過敏性疾病患者不斷增加,這與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現代人越來越喜歡養寵物,長期使用空調,房屋的裝修風格變得越來越複雜,但卻常常忽視了這些環境中潛藏的過敏原。例如,動物的毛髮、地毯裡的塵螨、空調過濾槽中的灰塵,以及化學物質的廣泛使用,這些都增加了過敏的風險。

尤其是在春季,花粉的濃度大幅上升,春季的花粉占全年總量的約60%以上。對於過敏體質的市民來說,這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時期,應儘量避免到郊外踏青等活動。

專家建議

針對大多數過敏性鼻炎患者的情況,袁琨教授給出了三點建議:

  1. 儘量避免接觸過敏原。根據目前的研究,我省最多的過敏原是塵螨和花粉。塵螨這種小蟲無法用肉眼觀察,大多藏在枕頭和被子裡,因此市民應多曬太陽進行消毒。春天到來,花粉增多,過敏者應儘量避免接觸花粉,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
  2. 最好別自行購買藥物。許多人一旦出現過敏,就會自行購買抗過敏藥物來服用,但這樣只是對症治療,暫時緩解癥狀。如果不進行病因檢查和脫敏治療,過敏仍會反復發作,甚至加重病情。
  3. 考慮免疫治療。免疫治療被認為是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抵抗過敏性鼻炎,最終達到治癒的目的。患者可以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測試,找出過敏原,醫生會開出相應的免疫製劑藥方,患者可以選擇在醫院進行皮下注射或回家進行舌下含服。

總結

目前,過敏性鼻炎尚未有特效的根治辦法,預防其發作可以用「查、避、忌、替、移」五字來概括:

  • 查:注意查詢生活中容易導致過敏的物質,並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
  • 避:避免接觸可疑或已知的過敏原。
  • 忌:忌用可疑或已知的過敏物品。
  • 替:對於某種物品過敏的情況,必須使用時,應儘量尋找作用相似且對用者無過敏的物品作為替代。
  • 移:對於某些已知的、經常接觸的過敏原,一經查出,應儘早移離生活環境,並接受脫敏治療。

通過以上的了解與準備,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過敏性鼻炎,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與自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