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飲食的9個關鍵選擇

糖尿病患者飲食的9個關鍵選擇

糖尿病這種慢性疾病,大家都非常熟悉。對於糖尿病的治療,大家應該知道,需要藥物、飲食、運動三者結合療法。很多人都會認為,糖尿病在平時的飲食中需要格外注意,飲食首選控制血糖為主。很多糖尿病患者會選擇多吃粗糧,來控制血糖。但並不代表粗糧可以隨意吃。吃粗糧到底是不是對於控制血糖最好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主食應該怎麼選擇。

糖尿病飲食是糖尿病患者吃的食物,沒有什麼神秘食材,正常人能吃的食物都可以用來製作糖尿病飲食,只是烹調方式、食物數量和搭配、吃飯的方式需要調整一下。

1. 應用同樣的雜糧替代白米白麵

不同糧食中所含的澱粉和熱量差異並不大,如100克糧食的澱粉含量都在70%-80%之間,而雜豆也在60%左右。所以說,吃一樣量的雜糧和精白大米,那麼攝入的澱粉量也應差不太多。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日飲食的碳水化合物總量必須嚴格控制,決不能以為吃雜糧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多吃。

糖尿病患者正確吃雜糧的做法是,至少是用同樣數量的雜糧來替代過去所吃的白米白麵,最好能夠比此前所吃的糧食總量略有減少。比如說,原來每天吃250克大米(兩碗半白米飯),現在改成200克甚至150克雜糧。因為雜糧的飽腹感更高一些,營養價值也更高,它完全可以在減量的同時避免飢餓,避免發生低血糖。

2. 放心大吃粗糧不利於長期血糖控制

雜糧的品種多樣,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反應也不一樣。如黏小米、糯玉米等黏性糧食品種,患者餐后血糖反應都是非常高的,並不遜色于白米白麵,甚至會更高。但是大多數糖友說到雜糧就會想到玉米,於是放心大吃,導致血糖難以控制。

另一個非常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買到或吃到了「偽雜糧」的主食產品。現在市場上這樣的情況相當普遍:全麥麵包和全麥饅頭有名無實,其中只放了少量的麩皮,其實本質上還是鬆鬆軟軟的白饅頭;號稱玉米窩頭,其實放了不少白麵粉在裡面;號稱玉米餅,其中不僅是白麵為主,還加入了泡打粉,讓質地更加鬆軟,結果是消化速度特別快,血糖反應相當高。

3. 控制血糖不是把魚肉蛋奶等換成雜糧

所謂搭配不當,就是隻吃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蔬菜和高蛋白質食品攝入不足。對混合膳食血糖反應的研究證明,含有大量蔬菜和高蛋白質食物的混合食物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反應。比如說,原本早上喝豆漿加蔬菜包子加涼拌菜,雖然是精白麵粉製作的,但有豆漿和蔬菜,總體血糖反應就會降低。

所以,控制血糖的方法絕不是大量吃雜糧,而是隻把精白米精白麵粉的份額部分換成雜糧,其他食物都必須充足配合,達到整體的營養平衡才可以。

4. 不可忽視的三種烹調雜糧方法

在烹調雜糧時,很多糖尿病患者會過度追求柔軟度,這樣會導致消化速度加快,餐后血糖上升速度也會明顯提升。還有就是在烹調中加入過多油脂,雖然油脂本身不會升高血糖,但卻會增加食物的熱量,降低飽腹感,不利於體脂肪控制。

另外,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做雜糧粥時會加入糖,這樣不僅會增加熱量,還會加快血糖的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中應該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避免過度加工和添加糖分。

5. 糖尿病主食吃什麼好

一說糖尿病飲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控制主食,甚至不吃主食,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主食量過少,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的訊號就弱,胰島素分泌少,反而會導致血糖升高。糖尿病飲食不是單純控制主食,而是調整膳食結構,控制能量總攝入量。

主食選擇的竅門

  1. 建議吃稍微干、硬些的食物,比如饅頭、餅等;米飯建議吃偏硬些的,水分越多越軟越容易升高餐后血糖;
  2. 胃腸功能正常的人群建議每天粗糧佔主食的一半,除了大米、白麵,雜豆、小米、土豆、玉米、紅薯都算粗糧;
  3. 血糖偏高或不穩定的時候,建議暫停粥和水果,不是因為它們熱量高,而是升血糖的速度快;
  4. 特喜歡喝粥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採用乾飯和米粥交替的方式減緩血糖升高速度;
  5. 注意吃飯速度,吃的太快要求胰島快速分泌胰島素,增加胰島負荷;
  6. 各類無糖點心、蛋糕只是不額外新增糖,其實也是糧食做的,需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7. 窩窩頭只是一種粗雜糧,不用天天吃,更不能頓頓吃;
  8. 糖尿病腎病的主食首選低蛋白麵粉或大米;
  9. 帶芝麻的麵食或點心要少吃,芝麻的熱量也很高。

總結分析

總的來說,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主食的選擇和烹調方式。雜糧雖然對控制血糖有幫助,但並不是越多越好,食物的搭配和整體營養的平衡才是關鍵。在選擇主食時,應該根據自身的身高、體重和病情進行合理的調整。切忌盲目追求粗糧,而忽略了其他食物的攝入。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到每位糖尿病患者,讓他們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美味的食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