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耳鳴的五個原因及對策
家住瀋陽鐵西區的小徐,耳鳴的困擾已經快兩年了。要說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小徐自己也記不清楚了。他常常感到耳朵裡嗡嗡作響,最早的時候隨便晃晃腦袋就能緩解,然而現在卻越晃越嚴重。即便多次檢查,醫生也沒發現什麼毛病,小徐越來越心煩意亂,甚至向報社求助,希望能找到專家幫忙診斷。
小徐的母親聽到這裡,搖了搖頭,說:「他高考失利後,整日心情不好,吃不好也睡不好,成天都鬱鬱寡歡的。我覺得這就是心理問題導致的耳鳴。」令記者感到驚訝的是,小徐聽到這句話後,十分氣憤,丟下一句「說多少遍了,和那沒關係」之後就甩門而去。小徐的母親無奈地搖了搖頭,說:「自打他耳鳴以來,性情都變了。」
耳鳴的心理因素
記者針對小徐的情況諮詢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理科的朱剛教授。朱教授表示:「如果小徐經過醫院的系統檢查並沒有發現器質性疾病,那麼多半是功能性問題,比如焦慮症引起的耳鳴。」耳鳴的確是抑鬱症和焦慮症的一個典型症狀,很多這類患者都會伴隨耳鳴的情況。這類患者常因情緒異常而對聲音的敏感性增強。
根據臨床經驗,心理原因導致的耳鳴並不少見,耳鳴的持續時間也有長有短,最長的甚至會達到十餘年。症狀較輕的患者可能只是影響生活質量,而症狀嚴重的患者則可能無法正常生活,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交往都會造成負面影響。
耳鳴的其他原因
除了心理因素,耳鳴還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以下是耳鳴的五個常見原因:
- 聽力損失: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會出現聽力下降,這也是耳鳴的一個常見原因。
- 耳道堵塞:耳垢積聚或外部物體進入耳道,會影響聽力,導致耳鳴的發生。
-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特別是一些抗生素和化療藥物,可能會引起耳鳴作為副作用。
- 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內耳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耳鳴。
- 血管問題: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可能影響耳朵的血液循環,從而引發耳鳴。
![]() |
如何應對耳鳴
針對耳鳴的治療,首先要找出具體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如果耳鳴是由焦慮或抑鬱引起的,治療這些心理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很多功能性耳鳴患者在接受系統的抗抑鬱、抗焦慮治療後,情緒得到了有效改善,耳鳴的情況也隨之減輕或消失。
此外,患者還可以採取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來減輕耳鳴帶來的困擾。例如,保持良好的作息,適當運動,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參加冥想或瑜伽等放鬆活動。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還能有效減少耳鳴的發作頻率。
總結
耳鳴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心理因素、聽力損失、耳道堵塞等。對於耳鳴的患者來說,了解自身的情況並及時尋求專業幫助至關重要。通過針對性的治療和自我調節,許多患者都能夠有效減輕耳鳴的困擾,恢復正常的生活質量。希望每位耳鳴患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重獲健康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