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歲開始的早起:我的成長故事

從四歲開始的早起:我的成長故事

我從四歲的時候開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這段經歷至今仍然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中。那時候,我的奶奶總是陪著我,送我去上學,這一路上我們得繞過一隻大狗。每次經過它的時候,我的心都會提到嗓子眼,生怕它突然發怒。

我總是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頭上閃爍著星星的光芒,彷彿那些星星在為我加油。每當我醒來發現窗紙已經發青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哭著喊「我要遲到了!」這種焦慮感伴隨著我,讓我在學校的每一天都充滿了緊張。

到了學校,我永遠都是第一個到達的那個,穿著棉猴,搖搖晃晃地站在烏黑的門洞裡,靜靜地等著老師開門。這時候,心裡的期待和緊張交織在一起,讓我無法平靜。

等到早自習的鈴聲響起時,我會拿出書本,但通常情況下,我會因為疲憊而一個跟頭栽在桌子上,從不例外。直到下課鈴響了,我才會驚醒過來,感覺自己像是做了一場夢。

有一天,我的同學土摩托在他的博客裡寫下了他當年的高考成績,說他如何底牛,還被保送到復旦,甚至同時考上了復旦,這讓我心裡不禁一陣羨慕。他還高興地提到剛認識的朋友「也是復旦的,數學考了滿分!」這讓我感到一陣失落,心想,或許從此以後,我就失去了和土摩托這樣的朋友。

我,從四歲開始的我,一直到大學畢業,從來沒有考過一百分,從未進過前十名,也從未被老師表揚過。在發下考卷的時候,我總是低著頭,不敢和其他同學對視,心裡充滿了自卑和不安。

不過,這一切的背後,其實是我對學校的恐懼。是因為恐懼,我才會每天早早起床,去面對那些我不擅長的科目和競爭激烈的同學。我的會計專業勉強畢業之後,我進了電臺工作,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第一天晚上,我還是習慣性地站著看了一小節電視,然後準備進裡屋寫作業。可是,當我轉身的時候,我愣住了,張著嘴——不用了?這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前二十年的生活就此結束,與我以後的生活再無關係。

回想起來,這段經歷帶給我最大的影響是,從離開學校以後,我再也沒有主動早起過。或許是因為過去的生活讓我對早起這件事產生了厭倦,或許是因為我終於可以擺脫那種焦慮,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

五個讓我重新思考的成長經歷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五個經歷讓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和未來。

  1. 學校的競爭:回想起來,學校的競爭讓我感到壓力,但也讓我學會了如何面對挑戰。雖然我從未考過一百分,但我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
  2. 與人交往的藝術:雖然我在學校沒有交到很多朋友,但這讓我在後來的工作中更加珍惜每一段友情,懂得了如何與人相處。
  3. 對自己的認識:在大學期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學會了接受自己,並努力去改進。
  4. 工作中的成長:進入電臺工作後,我發現自己對寫作的熱愛,這讓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5. 生活的平衡:學會了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尋找平衡,讓我更加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總結

從四歲開始的早起生活,雖然充滿了焦慮和競爭,但也塑造了我成長的過程。每一次的經歷都在教會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雖然我在學校的成績不理想,但這些都未曾阻止我追求自己的夢想。如今的我,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學會了珍惜每一個瞬間,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