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女性必知:心臟病的七大隱患,你中了幾個?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最新報導,每年有高達35,000名女性因冠心病而喪生,這一數字是乳腺癌死亡女性人數的三倍。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女性面臨的心臟病風險也在增加。本文將深入探討七個最需女性警惕的心臟病致病因素,並提供專家的見解,讓你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心臟健康。
1. 過量飲酒:心臟健康的隱形殺手
過量飲酒被認為是心臟病的一大誘因,根據專家分析,喝酒過多可能導致每十人中有一人面臨心臟病的風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心臟研究專家格林·托馬斯指出,家族遺傳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若母親有心臟病史,子女的風險將增加43%。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心內科教授戚文航強調,長期酗酒會導致高血壓,進而增加心臟病的患病機率。雖然適量飲用紅葡萄酒有助於心臟健康,但過量卻會對肝臟和腎臟造成明顯損害,應當謹慎控制飲酒量。
為了保持心臟的健康,專家建議女性限制每日的酒精攝入量,並定期檢查血壓和膽固醇水平,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2. 愛吃甜食:隱藏的危險
對於喜愛甜食的女性來說,過量攝取糖分可能引發心臟病的風險,尤其是在有家族病史的情況下。研究指出,愛吃蛋糕、餅乾等甜食的女性,每三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患上心臟病。這主要源於甜食中的高熱量和飽和脂肪酸,可能造成肥胖,增加糖尿病及高血壓的風險。
戚文航教授提到,女性每日的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應控制在20克以內,並應多攝入新鮮水果和蔬菜,以促進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高糖、高鹽和高脂肪的食物,並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這些都是預防心臟病的有效方法。
![]() |
3. 甲狀腺功能衰退:被忽視的健康指標
隨著年齡增長,甲狀腺功能衰退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尤其對於老年女性來說,其發病風險為每20人中就可能出現1例。英國的調查顯示,每千名女性中就有15人受到甲狀腺功能衰退的影響,而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同時面臨高血壓的挑戰。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沈瑾指出,甲狀腺功能不足會降低新陳代謝,使女性更容易發胖,這對心臟健康極為不利。戚文航教授建議,已經診斷為甲狀腺功能衰退的女性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特別是監控血壓,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4. 嚴重打鼾:睡眠中的危機
據研究,重度打鼾者在睡眠期間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六倍。打鼾通常伴隨著呼吸短暫停頓,這會導致血壓、神經系統及激素分泌的變化。專家戚文航指出,打鼾還會導致缺氧,進一步損害心臟功能。
因此,專家建議打鼾嚴重的女性應儘早就醫,尋求呼吸科的專業診斷,以確定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症,並及時接受治療,從而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5. 吸菸:女性心臟的絕對敵人
吸菸對女性的健康影響尤為明顯,研究顯示,女性吸菸者的心臟病發病率比男性高出25%。吸煙會直接損害血管內皮功能,導致動脈硬化,這是引發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戚文航教授強調,吸菸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女性應儘早戒菸,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對於戒菸過程中的困難,建議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這樣能夠提高戒菸成功的機率。
6. 孕期高血壓:潛在的心臟病風險
孕期高血壓是許多女性所面臨的挑戰,據報導,約每10名孕婦中就有一人出現先兆子癇,而這類孕婦在未來患心臟病的風險是其他人的兩倍以上。倫敦大學醫學院的研究指出,先兆子癇可能會損害血管,長期影響心臟健康。
專家戚文航建議,有高血壓病史的孕婦應定期監測血壓,並在產後繼續關注血壓變化,以防止長期高血壓的情況發生。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未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7. 偏頭痛:隱藏的心臟病信號
研究顯示,經常遭受偏頭痛的女性,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兩倍。偏頭痛可能導致血流量的變化,影響心臟的供血功能。雖然偏頭痛的誘因多樣,並不全是與心臟病有關,但頻繁的頭疼絕不應被忽視。
專家建議,出現嚴重偏頭痛的女性應儘早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以降低潛在的心臟病風險。
總結
心臟病的風險因素多種多樣,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應特別注意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和身體信號。以上提到的七大危險因素,提醒女性應加強對心臟健康的關注,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定期運動、戒菸等。這些行為不僅能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還能促進全身健康。
面對日益增長的心臟病風險,建議女性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此外,亦可參考相關資源以獲取更全面的健康知識和建議,例如:延伸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