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門的準確位置和作用:5個你需要知道的事

板門的準確位置和作用:5個你需要知道的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可能會聽到關於小兒推拿的話題,其中“板門”這個詞常常被提及。但究竟什麼是板門?它的準確位置在哪裡?它又有什麼樣的作用呢?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板門的相關知識。

1. 板門的位置與功能

板門位於小兒的手掌大魚際平面上。這個部位相對於小兒的手掌來說,大小大約與一個小魚的大小相當。板門的功能非常多樣,主要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降逆止嘔等作用。臨床上,板門經常被用於治療積食、腹脹、食慾不振、嘔吐、腹瀉、氣喘、噯氣等消化道症狀,特別是在小兒的日常護理中,對於乳食停積、食慾不振、腹瀉及嘔吐等現象,板門的推拿療法被廣泛使用。

2. 小兒板門青紫的原因

如果你注意到孩子的板門出現青紫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板門位於大魚際,這裡與手太陰肺經相連。青色通常與寒、瘀和驚有關,因此孩子的板門青紫可能意味著脾胃虛寒或者肺寒。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陽氣不足或體內寒濕所引起的。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應該及時帶孩子尋求專業醫療建議,以確保孩子的身體健康。

3. 推拿板門的正確手法

推拿板門需要掌握正確的手法,以達到最佳的療效。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推拿方法:

  • 揉法:操作者用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右手的拇指蘸取一些滑石粉,然後輕輕地按揉板門穴。在按揉的過程中,可以選擇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式進行。
  • 推法:這種方法同樣是用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右手可以由拇指的根部向腕橫紋推,也可以從腕橫紋推向拇指的根部,甚至可以來回進行推壓。

4. 板門推拿的作用與好處

板門推拿可以分為“清板門”和“揉板門”。揉板門的性質比較溫和,主要用於調理食慾不振、厭食、噯氣及食物消化不良等症狀。這種方法對於小兒的消化問題特別有效。

而清板門屬於寒涼類推拿,這種方法具有清法泄法的特性,可以清除中焦脾胃的濕熱,有助於和胃、降逆和瀉胃火。如果使用推法從拇指根部推向腕橫紋,可以有效止瀉,而從腕橫紋推向拇指根部則能幫助止嘔。

5. 大魚際與板門的關係

許多人可能會好奇,大魚際和板門是一回事嗎?其實,大魚際是手掌正面拇指根部至掌根的區域,這是一個明顯凸起的部位,醫學上稱之為大魚際。這裡的肌肉非常豐富,佔據了手掌的較大面積。而板門穴則是位於大魚際處,這是中醫的一種專有術語,所以板門穴並不能完全等同於大魚際。

小兒推拿的其他相關知識

除了板門,還有許多其他的推拿穴位也對小兒有益。例如,合谷穴位於手背的第一、第二掌骨之間,這裡的推拿可以幫助緩解頭痛、牙痛等不適。而少商穴則位於食指的指尖,對於喉嚨痛、發燒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推拿對小兒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免疫力相對較弱的時期。透過正確的推拿手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小兒的抵抗力,幫助消化,緩解不適。然而,父母在進行推拿時,應該保持輕柔的手法,並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以確保推拿的安全和有效。

結論

綜上所述,板門這個穴位在小兒的保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了解板門的準確位置和推拿的技巧,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照顧孩子的健康。不論是面對消化問題還是其它身體不適,及時的推拿都有助於改善狀況。希望這些資訊能夠幫助到各位父母,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