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五個關鍵因素助你長壽

腸道健康:五個關鍵因素助你長壽

腸道的壽命與長壽有著不可忽視的內在聯繫。最近,在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與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聯合承辦的第66期南京科協大講堂上,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主任王元釗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腸道的保健知識。他的演講讓我們了解到,保持腸道健康不僅僅是為了消化,還與我們的情緒、免疫力以及整體健康息息相關。

腸道不好心情也會差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負責著人體大部分的排毒任務,同時也承擔抵禦疾病的重任。即使在休息狀態下,腸道也在不斷運動,除了參與消化吸收食物外,還調節著許多重要器官的功能。

腸道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個「大腦」,其中擁有超過一千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細胞負責著我們的下意識行為,並且控制著情感的五羥色胺、多巴胺等多種激素。事實上,95%的這些情緒調節激素都是在腸道中合成的。因此,腸道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情緒狀態,腸道不健康,心情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壞習慣讓腸道提前變老

腸道也有年齡,腸道年輕,人也就容易活得更久更健康。隨著生理年齡的增長,腸道內的菌群會發生變化。以腸道內有益菌群的雙歧桿菌為例,大多數人青少年時期,雙歧桿菌就逐漸減少;到了青年時期,雙歧桿菌的比例從40%下降到10%左右,這意味著腸道開始老化;步入中老年期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群的數量又進一步減少。因此,雙歧桿菌的數量常被用來判斷腸道年齡,同時也反映一個人的體質狀況。

要想保證腸道內有益菌的數量,讓腸道保持年輕,可以選擇一些有助於腸道健康的食物。例如,大豆中含有的大豆低聚糖,可以促進有益菌群的繁殖,讓腸道生機勃勃。

然而,僅僅依靠有益菌群並不足以高枕無憂。如果我們不注意生活習慣,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規律、飲食不節、吸菸酗酒等,都會導致腸道微生態環境失衡,進而使腸道提前老化。特別是濫用抗生素等藥物,會對腸道有益菌群造成嚴重破壞,導致腸道出現早衰現象。此時,大腸桿菌及腐敗性細菌等有害菌群便會趁機繁殖,對心、腦、肝、腎、消化道等重要器官造成傷害,甚至引發多種疾病,危及生命。

保護腸道的兩大關鍵:情緒與飲食

保護腸道還需要預防「飯醉」與「飯怒」。所謂「飯醉」,是指吃過飯後出現想睡覺的衝動。這是因為吃飯後,血液集中供應消化系統,腦部血流量減少,導致大腦活動興奮性降低,從而產生想睡的感覺。很多人這時候選擇直接小憩,這樣會影響腸道的消化功能。因此,有一句名言「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便是提醒大家,飯後適當散步有助於消化,但時間和方式也有講究,建議在飯後20分鐘左右進行散步,邊走邊輕輕摩腹,這樣對腸道的消化尤為有利。

而「飯怒」則是指在吃飯時帶著壞情緒。西醫認為,發怒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影響心臟和血管的功能,從而使消化功能減弱,食慾變差。因此,在用餐時無論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都應該保持冷靜,以免影響消化,傷及腸道。

排便是個技術活

說到保護腸道,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排便。排便的確反映並影響腸道的健康,要想排便順利,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如有排便感覺明顯時,應立即如廁,不要邊上廁所邊看報紙或玩手機,以免分散精力影響排便。
  2. 不要久蹲廁所,如果蹲廁時間超過5分鐘仍無便意,應結束。
  3. 排便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對肛門造成損傷,應慢慢增加力量,順勢用力。如果出現便秘或排便困難,強行用力不僅不利於排便,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的壓力,許多心臟病患者就是因為用力不當而在廁所突然發作。
  4. 排便結束後,應先抬起臀部,再慢慢直腰站立,以防眩暈或暈厥。

此外,這裡還有一個有助於排便的自然療法:患者坐在盛有約2000毫升熱水的便盆上進行燻蒸,熱氣的刺激可增強腸蠕動並軟化糞便,從而促進排便。

總結分析

腸道健康是整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免疫力和生命質量。保持腸道年輕和健康,不僅需要合理的飲食,還需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管理。透過了解腸道的運作原理,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腸道,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腸道健康,從今天開始改變不良習慣,讓自己的腸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