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性腸病與生育:5個關鍵要點

炎癥性腸病與生育:5個關鍵要點

炎癥性腸病(IBD)是一組病因不明的慢性腸道炎癥,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這兩種疾病均為青年人好發,患者一般處於生育年齡。IBD對生育能力的影響以及妊娠對IBD的影響是許多患者關心的問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的陳白莉主任在炎癥性腸病健康講座中提到,炎癥性腸病對生育的影響不大,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炎癥性腸病的育齡女性的生育率整體來說,與普通女性並無顯著差異。

炎癥性腸病的兩種常見病:臨床表現各異

炎癥性腸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潰瘍性結腸炎是直腸和結腸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影響範圍侷限於大腸;而克羅恩病則是一種慢性透壁性炎癥,呈節段性分佈,可以累及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末端迴腸、結腸和肛門病變最為常見。

陳白莉主任指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臨床表現和結局是不同的。潰瘍性結腸炎(簡稱UC)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全結直腸來根治,而克羅恩病(簡稱CD)則可能在手術切除腸段後復發,因此需要依賴藥物進行維持治療。

陳主任進一步說明,潰瘍性結腸炎在中國的患者大多屬於輕中度,藥物治療反應非常好,除了少數控制不住的患者需要手術外,其他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而克羅恩病則是一種長期性、終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會表現為慢性復發,部分病人可能呈現持續活動的狀態,藥物控制效果不佳,約三分之一的患者依賴激素治療,甚至需要手術,並且在術後十年內復發的患者比例高達44%-55%。

炎癥性腸病會影響生育嗎?90%女性患者可正常妊娠

許多人都在關心炎癥性腸病是否會影響生育。陳白莉主任表示,實際上影響並不大。根據調查資料,炎癥性腸病的育齡女性的生育率與普通女性相比並無顯著差異。

在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中,85%-90%的育齡女性可以正常妊娠。相比之下,克羅恩病的年輕女性的生育率卻有所降低。這其中的原因包括多種因素:

  1. 疾病本身可能導致營養不良、感染、併發症手術以及女性內分泌功能降低等。
  2. 腹部大手術,如部分或完整的大腸切除、小腸-直腸吻合術或迴腸造瘺術等,可能對妊娠和生育有一定影響。
  3. 不少炎癥性腸病的女性因為主觀原因而避免妊娠,擔心妊娠會使疾病復發、加重或影響胎兒等。

因此,調查資料顯示的女性患者生育率下降,主要可能與某些患者主動避孕有關。

對於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影響生育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手術。全結直腸切除迴腸貯袋肛管吻合(IPAA)手術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不孕率是非手術患者的2.42倍。這是因為盆腔手術後可能出現粘連,或者生殖系統受到損傷。至於男性患者,陳白莉主任也指出,他們的生育能力也可能受到影響。使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的男性患者不孕率高達60%,這是因為SASP會引起可逆性的精子異常、精子減少、動力下降及形態異常。不過,這種影響是劑量相關的,補充葉酸能夠糾正,停藥兩個月後精子質量即可恢復。

炎癥性腸病患者何時懷孕最好?疾病靜止期

炎癥性腸病患者在靜止期懷孕,復發風險與非妊娠患者相近;而在活動期懷孕的患者中,約有2/3的病情會持續活動,其中又有2/3的患者可能出現病情加重。此外,維持治療的藥物在停用後也容易導致疾病加重,尤其是在懷孕前三個月。

炎癥性腸病對懷孕的影響主要與病變是否活動有關。疾病活動會增加難產的風險。如果懷孕發生在疾病活動期,則要特別警惕可能會發生流產、早產和難產等問題。相對而言,疾病靜止期或輕微的炎癥活動對妊娠和胎兒的影響都很小。因此,炎癥性腸病患者在妊娠期間發生新生兒畸形的風險並不會增高。陳白莉主任建議,夫婦雙方可以在疾病靜止期或輕微的炎癥活動期安排懷孕計劃。

炎癥性腸病對懷孕過程及胎兒健康的影響

那麼,炎癥性腸病對懷孕過程和胎兒健康有不利影響嗎?陳白莉主任表示,影響相對較小。「一般來說,大多數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的孕婦表現正常,生出先天畸形的嬰兒的發生率僅為1%,這與健康孕婦的發生率相當。」

至於炎癥性腸病的藥物治療是否對嬰兒有影響,陳白莉主任強調,妊娠期間對母體和胎兒危害最大的因素是疾病活動,而非藥物。因此,孕期及計劃懷孕前應避免濫用藥物。孕期服藥的問題需諮詢醫生,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出建議。醫生的處方也應因人而異,有時需要專家會診,以保證疾病和胎兒的安全。

陳主任最後提醒,不同時期的孕者需要不同的藥物治療,炎癥性腸病孕期服藥需遵循充分注意患者的個體化治療特徵,並只選擇絕對必需的藥物。

專家簡介

陳白莉主任從事消化內科臨床工作已有10多年,對消化系統疾病,特別是炎癥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的診斷及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雙/單氣囊小腸鏡及膠囊內鏡操作。

研究方向

  • 胃癌化學預防及其發病機制
  • 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

科研基金

陳主任主持並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等科研專案6項,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論文30多篇,並參與編寫學術著作2部。

社會兼職

陳主任是廣東省醫師協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醫師工作委員會的委員。

總結分析

炎癥性腸病對生育的影響相對較小,尤其是在疾病靜止期或輕微活動期,患者的生育能力與健康女性相當。然而,患者在懷孕前應充分了解自身病情,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以確保母嬰安全。對於炎癥性腸病患者來說,合理的懷孕計劃和及時的醫療干預是至關重要的。更多相關資訊可參考這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