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苣的五大健康益處與食療方

萵苣的五大健康益處與食療方

萵苣,又名萵苣筍、萵筍、千金菜、香馬筍,屬於菊科植物的萵筍,其莖葉是冬春主要的蔬菜之一。在長江流域,各地普遍栽培萵苣,常言道「春令萵苣似黃金」,這句話不僅突顯了萵苣的價值,更可見其在保健方面的重要性。

萵苣的性味與功效

萵苣性涼,味道苦、甘,主要入大腸、肝、胃經。它具有消熱利濕、通絡下乳的功效,適用於因脾胃濕熱所引起的小便不利、尿血,產後缺乳或乳汁分泌不足等問題。《日用本草》中提到,萵苣「利五臟,補筋骨,開膈熱,通經脈,去口氣,白齒牙,明眼目」,這些功效讓萵苣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萵苣的營養成分

根據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萵苣中含有天然的葉酸,對於孕婦而言,妊娠期多吃萵苣及含葉酸豐富的食物,可以有助於胎兒脊髓的正常形成,並可降低嬰兒患神經管畸形的風險,降低幅度可達50%~70%。

此外,營養分析顯示,萵苣含有蛋白質、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族、C以及礦物質如鈣、磷、鐵等。萵苣筍的莖葉中還含有一種白色的乳狀液,名為萵亞片,具備鎮痛和麻醉的效果,能夠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慾,改善肝臟功能,對抵禦風濕性疾病和痛風有一定的幫助。

萵苣的健康益處

萵苣的鉀含量極高,有助於促進排尿,減少對心房的壓力,因此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特別有益。此外,萵苣中還含有少量的碘元素,這對於人的基礎代謝、心智和體格發育,甚至情緒調節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萵苣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情緒,穩定情緒,並改善睡眠質量。

萵苣的食療方

1. 萵苣粥

材料:萵苣150克,大米50克,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萵苣去皮、洗凈並切塊;大米淘洗乾淨,加適量清水煮沸後,放入萵苣,煮至粥熟,再加入調味品,煮一兩沸即成。
每日1劑,連續1周。
功效:可清熱利濕,適用於女子功能性水腫、口乾口苦、帶下黃臭、肢體重困及產後缺乳或乳汁分泌不足等。

2. 萵苣椒面粥

材料:萵苣50克,川椒粉2克,大米100克,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萵苣洗凈並切細;川椒研為細末備用。大米淘洗乾淨,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熟時調入萵苣、川椒粉及調味品,再煮一兩沸即成。
每日1劑,連續7~10天。
功效:可美齒護膚,適用於齒牙發黃、牙齒不堅。

3. 萵苣蓮米粥

材料:萵苣100克,蓮米10克,大米50克,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萵苣去皮並切塊;蓮米浸泡後,加適量清水煮至熟,再加入萵苣、大米,煮成稀粥服食。
每日1劑,連續1周。
功效:可清熱利濕,適用於女子功能性水腫、口乾口苦、帶下黃臭、肢體重困等。

4. 萵苣炒肉片

材料:萵苣400克,豬瘦肉100克,水發黑木耳10克,調味品適量。
做法:萵苣去皮洗凈,順長剖成兩半,切成象眼片;水發黑木耳洗凈後切片;蔥、生薑切絲。豬瘦肉切薄片,加精鹽和少量濕澱粉抓勻。鍋中放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蔥、生薑煸出香味,加入鮮湯、精鹽、黃酒煮開,放入豬瘦肉片煮熟,加入萵苣片和木耳,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盛入湯盤即成。
每日1劑。
功效:可清熱利尿,減肥健美,適用於單純性肥胖症。

5. 涼拌萵苣

材料:萵苣、榨菜、調味品各適量。
做法:將萵苣去皮、洗凈並切絲;榨菜洗凈切絲,與萵苣同加蔥、椒、鹽、醋、香麻油適量拌勻即成。
每日1~2劑。
功效:可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熱下注、小便淋澀疼痛等。

萵苣的其他食用方法

除了上述食療方,萵苣還可以用來製作沙拉,與其他蔬菜搭配,增加口感和營養價值。也可以將萵苣做成湯品,加入雞肉或魚肉,提升湯品的鮮美程度。

萵苣的葉子也可以用來包裹肉餡,製作成健康的包子或餃子,這樣不僅美味,還能充分保留萵苣的營養成分。

此外,萵苣的汁液可以用來製作飲品,加入檸檬汁和蜂蜜,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增強免疫力。

結論

總結來說,萵苣不僅是一種美味的蔬菜,更是一種具有多重健康益處的食材。它的消熱利濕、通絡下乳、促進排尿等功效,使其成為許多家庭的健康選擇。不妨在日常飲食中多加利用萵苣,無論是製作粥、炒菜還是涼拌,都是不錯的選擇。希望大家能夠善用這種營養豐富的蔬菜,讓它成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了解更多關於健康的資訊,請訪問 這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