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健康飲食的8個小技巧與3個額外建議

春節健康飲食的8個小技巧與3個額外建議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從正月初一到十五可以說是天天過節。親朋好友相聚,應酬吃飯肯定少不了,吃得飽的同時要吃得好、吃得健康,這才叫過好年,而如何吃得健康是有學問的。

01、每餐都要吃蔬菜

我國傳統習俗當中,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春節期間飲食的特點是口味較重,多肉、多油、多辛辣,葷菜種類繁多,素菜屈指可數。在肉食比較多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多吃綠葉蔬菜,減輕消化系統負擔,蔬菜中的多種維生素也是春節期間人體特別容易缺乏的。此外,還要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如紅薯、竹筍、海帶、蘑菇等,保持每日大便的通暢,及時排毒。

02、保證每餐主食攝入

在品嚐美味的同時,應避免無限量地吃菜,將一部分空間留給主食。從營養和健康角度來講,主食是我們每餐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人吃完菜后很少吃飯,這部分人群餐間不妨吃點主食或者喝碗粥,這樣既能保證每餐主食的攝入,還能減少蛋白質、油脂類的過多攝入。

03、生吃食品要當心

我國傳統飲食中也有生吃食物的習俗,但以生吃新鮮蔬菜為主,而生吃肉類則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如果肉類衛生得不到保證,裡面的寄生蟲以及各種病菌都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很大威脅。再比如人們吃涮火鍋、海鮮、燒烤等,很容易使食物處於半生不熟的狀態,這時寄生蟲卵最為活躍,食用后被感染的機率很高。我們不應盲目追求生食的飲食方式,一定要注意生吃飲食的衛生。

04、果汁要少喝

春節期間很多不喝酒的人會選擇果汁來當做飲料,還有很多人有用喝果汁代替吃水果的習慣。實際上,吃水果比喝果汁要好,水果中纖維素豐富,果汁經過過濾,纖維素含量較少,營養大打折扣。商品化的果汁對健康更為不利,除了新增劑和防腐劑之外,還加入了大量的糖來改善口感,喝多了很容易造成熱量攝入過多,導致肥胖。

05、零食要少吃

春節串門,零食總是必不可少的,常見的是糖果和堅果。堅果的品種很多,如花生、瓜子、核桃、夏威夷果、腰果、松子等等。這兩種食物能量密度很高,吃的時候要適可而止,避免能量攝入過多而發胖。另外,吃完甜食后要記得用清水漱口。春節期間,去別人家做客時,要少吃零食,餐前只吃點水果或喝點茶水即可。

06、寧剩葷菜,不剩蔬菜

春節每餐剩菜已是司空見慣,放在冰箱裡的葷菜一般可以儲存1-2天,雖然損失一些B族維生素,但蛋白質可以很好的儲存下來。可剩下的蔬菜在儲藏中容易產生亞硝酸鹽,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維生素C、葉酸等在儲藏和反覆加熱之後損失極其嚴重。在葷菜當中,應最先吃完的是水產品,因為水產品中的蛋白質特別容易被微生物分解,且水產品也更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

07、情緒平穩,切忌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不僅僅是指吃飯過量,更是指人們暴風雨式的進食方式。春節期間,親朋歡聚,往往比較興奮,但過度的興奮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往往引起疾病。因此,春節期間保持情緒穩定,心境平和,才有利於飲食健康。

08、老人兒童飲食要注意

老人的咀嚼及消化能力較弱,因此應選擇較軟或已切碎的食物,以幫助進食及消化。另外,節日食品豐富,孩子們飲食會無節制,尤其是吃很多小零食,而零食中的非食品級新增劑都是不安全的因素。

09、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

春節期間,由於美食誘惑,很多人容易忘記喝水。充足的水分攝入對於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消化與排毒都是非常重要的。建議每天至少喝8杯水,這樣不僅能夠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還能幫助減少食物的攝入量。

10、適度運動,消耗熱量

春節期間,因為長時間的聚會與吃喝,容易導致體重增加。因此,適度的運動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選擇在家中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如瑜伽、拉伸,或者在戶外散步,這樣不僅能消耗熱量,還能放鬆心情。

11、提前計劃飲食

在春節期間,很多人都會吃得比較隨意,這時候不妨提前計劃好每餐的飲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制定一個健康的菜單,這樣不僅能避免隨意吃零食,還能確保攝入的營養均衡。

總結分析

春節是個團圓的日子,飲食健康非常重要。透過以上8個小技巧及3個額外建議,我們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保持身體健康。記住,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僅能讓我們在節日中過得愉快,還能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讓我們迎接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在春節期間能夠遵循這些建議,過一個健康快樂的節日!如需了解更多健康飲食資訊,歡迎訪問這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