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亮點:海信醫療專家組訪問與超聲技術的未來發展

7大亮點:海信醫療專家組訪問與超聲技術的未來發展

在2023年7月10日,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超聲醫學專委會的專家組一行30餘人,專程訪問了海信醫療,並參觀了位於嶗山的研發中心創新館。在這次訪問中,專家們現場體驗了海信的彩色超聲產品,並對其技術表示讚賞。海信醫療裝置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史文伯親自陪同接待,讓這次交流更加深入。

在現場的使用體驗中,包括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王金銳教授、浙江省人民醫院的彭成忠教授以及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李芳教授等多位行業內的專家都一致認為,海信的超聲產品在二維影像等方面表現突出。他們鼓勵海信,作為國產品牌,應該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品的迭代速度,並進行更為廣泛的臨床應用。

專家組首先來到創新館,深入了解海信在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醫療以及智慧交通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和創新產品。他們特別關注了彩色超聲和醫用顯示器等醫學影像領域的戰略佈局。在隨後的超聲體驗中,王金銳教授等專家與會者親自操作超聲設備,並耐心地對超聲影像進行講解,針對各種應用場景展開了一次現場的「教學」。

在座談交流中,國家衛健委繼續教育中心的楊愛平主任指出,當前時代背景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健康中國戰略、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以及鄉村振興等三大國家戰略,這些戰略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醫學教育也需要融入更多形式和模式的創新,特別是在新技術和新應用方面,嘗試更多的創新與探索。

史文伯總經理向專家們介紹了海信集團的基本情況,以及海信醫療在醫療產業的整體佈局,重點講解了海信超聲的技術優勢及5G遠端系統的應用案例。在交流中,專家們對海信首款超聲產品的影像效能和技術創新表示肯定和認可。王金銳教授特別提到,「國產企業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推出一款超聲產品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別是在影像處理方面,海信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他認為,基於影像處理技術的多年積累,海信超聲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前景非常廣闊。他相信海信會秉承執著的理念,製造出更好的醫療裝置,為健康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海信超聲去年剛註冊成功,最大的優勢就是後發優勢。我建議未來在超聲治療、人工智慧、5G遠端等多個方面實現融合創新,實現彎道超車。」超聲醫學專家委員會的秘書長毓星教授表示,隨著技術和產品的迭代,超聲產品需要不斷打磨,揚長避短,並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同時發力,做到診療一體化。同時,超聲也是一門交叉學科,鼓勵打破傳統的研發模式,加強醫工結合,促進醫工交叉的深度融合和雙贏。

「海信剛剛進入超聲領域,雖然起步晚,但它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未來將融合人工智慧、5G等前沿技術進行科技創新。」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腫瘤科的趙洪教授在採訪中表達了這一觀點。

海信醫療成立於2014年,早在成立之前就已開始進行超聲技術的研究。經過9年的堅持,海信於2020年推出了首款彩色超聲產品——泰山系列HD60,並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可。海信超聲是山東省首台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彩色超聲產品,在軟體、硬體和演算法等方面自主掌握核心技術,並應用大量人工智慧技術,產品具有影像清晰、操作簡便等特點。該產品的上市推廣將有助於國產超聲裝置的快速發展。

史文伯總經理強調,醫療產業是海信集團重點扶持和發展的新興產業,海信將持續加大對超聲等醫療產業的投入,支撐海信超聲的快速發展以及醫療產業的拓展深化。同時,海信也非常願意與現場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做好產、學、研、醫的落地,助推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

海信醫療裝置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陳永健、海信醫療超聲事業部的總經理王桂成也一同參加了此次座談交流。

未來展望與總結

此次專家組的訪問,不僅展示了海信在超聲技術領域的成就,也讓各位專家看到了未來合作的潛力。海信醫療的快速成長與技術創新,無疑為中國醫療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科技的發展,海信醫療將持續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將人工智慧、5G技術等前沿科技與超聲技術相結合,推動醫療服務的進一步升級。

未來,海信醫療還計畫加強與各大醫療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推進產品在臨床的應用,讓更多患者受益於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海信也將持續關注市場需求,根據醫療行業的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策略,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總的來說,海信醫療的發展潛力巨大,未來必將在醫療行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貢獻更多的力量。

想了解更多關於海信醫療的資訊,請訪問 這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